(一)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(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,AIDS),俗稱愛滋病,病原體為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,主要會透過以下三大途徑傳染 :
愛滋病毒感染後, 一開始沒有任何症狀,或出現短暫的全身性症狀如淋巴腺腫、脾腫、發燒、疲倦、皮疹、肌肉酸痛等,持續幾天或幾星期後,大部份的症狀自然消失而進入潛伏期。潛伏期多久尚無定論,但可持續十年或更久,最後因免疫系統脆弱化而發病,一般於發病後三~五年死亡,死亡率極高。
(二)預防保健資訊:
(三)嘉義市愛滋指定醫療院所:
梅毒:
(一)由梅毒螺旋菌所導致的一種慢性性傳染病。潛伏期約10至90天,通常約3週,且感染初期之傳染力最強。
(二)主要傳染途徑是性行為接觸,包括經由陰道交、肛交或口交等性行為的親密接觸,或透過皮膚傷口或黏膜接觸到具感染性的病灶、分泌物、血液,也會因此感染到梅毒,亦可透過母子垂直傳染。
(三)常見感染症狀包括生殖器出現無痛性潰瘍及硬性下疳、全身皮膚隆起紅豆般大小的疹子及扁平濕疣,並出現全身性症狀,包括頭痛、倦怠、噁心、發燒、體重減輕、肌肉、骨骼與關節疼痛。但若為潛伏性梅毒則可能無臨床症狀,需藉梅毒相關檢驗及臨床醫師診斷才能確診。
(四)預防方式: 落實性行為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,並搭配水性潤滑液、避免多重性伴侶或與人共用針具或稀釋液等; 若曾有不安全性行為(沒有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及水性潤滑液等)或與人共用針具或稀釋液者皆可能感染梅毒,應定期接受梅毒篩檢。懷孕婦女則須配合孕婦產檢時程(第2次產檢及第8次產檢)進行梅毒篩檢,如感染梅毒應遵從醫師指示接受適當治療,以避免梅毒螺旋菌透過胎盤感染胎兒,造成先天性梅毒。
(五)若懷疑自己感染梅毒,應儘速至醫療院所就醫及諮詢,亦可參考疾管署全球資訊網「性健康友善門診一覽表」尋求相關衛教諮詢與醫療服務。(詳情可見:https://gov.tw/3up)
淋病:
(一)由奈瑟氏淋病雙球菌所引起的一種性傳染病,多感染尿道、子宮頸及直腸黏膜等部位,也可以是口腔、咽喉的黏膜等部位,都可能受到感染。
(二)主要傳染途徑是不安全性行為接觸,包括經由陰道交、肛交或口交等性行為的親密接觸。透過皮膚傷口或黏膜接觸到感染者的黏膜滲出物(如精液、血液、陰道分泌物等),或共用未經清潔或消毒的情趣用品或性玩具,也會因此感染到淋病。另外,產婦若感染淋病,生產時,新生兒的眼睛可經由媽媽產道感染引致結膜炎。
(三)男性感染淋病常有尿道化膿,排尿有刺痛或灼熱感;女性可能會出現陰道分泌物增多、尿道炎或子宮頸炎,但症狀通常較不明顯,常被忽略。此外,女性容易因感染導致膀胱炎,出現頻尿且灼痛的症狀。
(四)預防方式: 落實性行為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,並搭配水性潤滑液、避免多重性伴侶等,以避免感染淋病。
(五)若懷疑自己感染淋病,應儘速至醫療院所就醫及諮詢,亦可參考疾管署全球資訊網「性健康友善門診一覽表」尋求相關衛教諮詢與醫療服務。(詳情可見:https://gov.tw/3up)
(一)原命名為「猴痘」,後為避免名稱造成對疾病傳染源的誤解和污名化,自113年2月1日起中文名稱變更為「M痘」。病原體為M痘病毒,傳播途徑如下:
感染M痘之症狀包括發燒、畏寒/寒顫、出汗、頭痛、肌肉痛、淋巴腺腫大(如耳週、腋窩、頸部或腹股溝等處)、極度倦怠。發燒一至三天後出現皮膚病灶,通常自臉部蔓延致身體其他部位,四肢比軀幹更常見。皮膚病灶出現後會依斑疹(macules)、丘疹(papules)、水泡(vesicles)、膿疱(pustules)階段變化,最終結痂(crust)脫落。症狀持續2-4 週,大多數個案可於幾週內康復。兒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尤其容易重症,併發症包括繼發性細菌感染、肺炎、敗血症等。
(三)嘉義市M痘疫苗接種醫療院所:
如有相關疑問可撥打嘉義市政府衛生局防疫專線2341150,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(或0800-001922)洽詢。